自從節后啟動在家辦公機制以來,遠程辦公就成為了微博上的熱門話題,在不少人表達遠程辦公多么多么自由的同時,也有很多人覺得遠程辦公比平常坐班更累,感覺以往8小時的工作時間變成了24小時。
其實對于后者來說,認為遠程辦公更耗費時間的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在家辦公更自由,自己也跟著放松,沒有對時間進行定量管理。對于這類人來說,本文推薦的時間塊可以幫助他們更好的制定工作計劃,高效利用每天的時間。
時間塊的頁面設計很簡潔直觀,應用由豎向的時間軸和事件類別與事件內容組成,每個類目都是可以選取顏色的,底下的事項還可以記錄。一天以半小時的格子為準,只要填完格子,就知道自己一天干了什么。
在開始記錄自己的時間之前,可以先拿張紙出來給自己一天常干的事情全部寫下來,比如洗澡、早餐、公交、上班、看電視等,把一天里超過15分鐘、重復率高的事情全部寫下來,再按屬性將它們進行歸類,添加到時間塊的事件類別中。
點擊完成的事件內容之后可以添加備注,比如做了什么運動、寫了什么文章、閱讀了什么書籍,詳細的填寫備注可以更好的幫我們回憶記錄,自己具體做了什么。
當我們明白審視自己的一周時間到底花費在哪里的時候,就會發現,有很多時間就是被我們自身隨意浪費掉了。而時間塊的統計功能可以直觀地告訴我們,時間花費到了哪里。
我們可以選擇餅狀圖和自定義年月時間來審視自己的時間花費,每次回顧的時候就會知道每周多少時間花在了自律和鍛煉這些有效時間上,也可以看到自己花了多少時間在娛樂這種時間黑洞上。
當直觀地看著自己的時間統計的時候,就可以問問自己,到底在哪里可以把時間節省下了,有些無效時間是不是可以放到真正可以利用的地方上去,從哪里可以省出更多時間做有意義的事情。